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治学分为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层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在我看来,这是对寂寞作的最好的注解,寂寞贯穿生命的历程
司马迁云:“古者富贵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蓋文王拘而言《周易》;仲尼戹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脚,《兵法》脩列;不韋遷蜀,世傳《吕覽》;韓非囚秦,《说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段文字我曾反复咀嚼,每读一次都会一次次的顾影自怜,司马老先生的寂寞让人感怀,那是一种痛彻心扉超出一切尘嚣之上的寂寞,惟有像他那样的人才配享用,才配拥有
权利场上没有永远的“友”,派系之分是迟早的问题
因此必须学会静以待变,名义上不是甲派也不是乙派,但获悉一派为能彻底致胜于一派,则自然为获胜派也,俨然功臣之一矣
其时不过贪玩,并不领会这个保守节日的意旨
最爱的是那果子糇粮
我害怕这样的完美与残缺,更害怕这样永远的爱和情
寂静的夜晚,放下手中的笔,慵懒地伸下酸痛的腰
桌上那两颗晶莹剔透的红豆,跳入眼帘,像爱人明亮的眸子,蓄满了幸福和温暖
丰富连绵的相思,悬挂在渴望的心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