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完坡,临到谷底,一条大江横在面前
刘老师说,金沙江到了
真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金沙江吗?我们从金沙江畔来,又来到了金沙江畔
眼前的金沙江让我感到格外亲切
但这里的江边,全是不同的风景,是藏区景色,和我们家乡的江面完全不一样
据介绍,我们所到的金沙江边,是德钦奔子栏的地界
奔子栏,中甸到德钦的第一个小镇,她和四川的德荣县接壤
我们的车,一会走在云南境内,一又会走到四川的地界里去
过去,茶马古道走过奔子栏时,就有同四川借道而行的说法
车过了金沙江上的伏龙桥
过桥不远,前面就有一个村庄
杨师傅和刘老师都到过德钦,刘老师说,那就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奔子栏”
我们沿江而上,江两岸,是黄色的沙子,没有多少树木
正值夏天,江水涨了起来,也是浑浊的
而小镇奔子栏,却是绿树成阴,象是江边的一个点缀
她纯净,安详,宗教气息十分浓厚
从小镇上看江边的山顶上,又是一线白雪,整个金沙江畔,黄白绿相间,三种颜色交相辉映
我们的车走在江西岸,江东也有一条路,通四川德荣县
再往前走,就达四川的西昌和成都
过桥后,车往前走了十公里,就到了奔子栏镇
这是进入德钦的第一个镇,这个地处金沙江的藏族小镇,整个小镇都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她让人感觉到现代气息的无孔不入
街上差不多看不到了藏族的建筑,都是水泥房,卷帘门,玻璃窗户
整条街上,一切现代设备具全
有饭店,有旅馆,有歌舞厅,有大哥大铁塔
奔子栏,现在也还没有失去交通动脉的风韵
她仍然是一个四通八达的旱地大码头
如果沿214国道走,可达拉萨、印度、尼泊尔
从德荣县走,可到西昌成都
奔子栏名来以久
很早的时候,汉地进入西藏的物质都得从这个镇上经过
据介绍,云南运到西藏的日用品,如红糖,茶叶,西藏的藏民都只知道是从奔子栏来的
西藏人,知道奔子栏的人多,知道“云南”的人少
一个小镇,差不多成了整个云南的代名词
镇上马帮特别多,藏民的经济意识十分强
奔子栏生产的木碗,是一种即实用又“艺术”的工艺品,远销西藏和东南亚地区
奔子栏的歌舞也很有特色,文化活动十分丰富
每年,这里的民间歌舞都要到州里去汇演,节目十分有特点,多次获奖
我们到奔子栏,己是中午,就停车在街上吃饭
路边上饭店很多,一家比一家有特色
我们进的一家卖江鱼的饭店,店主是个藏族女老板,人生得精明能干,对人态度十分和气
店里还有喇嘛在吃饭,我们进店,喇嘛们都向我们点头,算是打招呼
刘师傅和小军坐在较前面的位置,刘师傅四十多岁,脸色黝黑,手掌上长着很厚的老茧,看上去精神健朗,他在场里开铲车和推土机,常年在垃圾堆上作业,因老婆身体不是很好,他平时没事便专说些段子逗人,过过嘴瘾
小军大概三十来岁的样子,头发挺有型,他出门前一定往上面喷了不少啫哩水,他和刘师傅搭档,工作挺紧凑,就是换了几任女朋友,到现在仍是没有定数
飞机离起飞还有十来分钟,他们上机后就一直在说“空姐”和“阿英”,不停地窃笑,逗小军是喜欢这里的空姐,还是喜欢单位里的“空姐阿英”,别人不懂他们为什么笑的起劲,其实他们说的是垃圾场里的苍蝇,他们的快乐停留在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苍蝇是他们可以触及的真实的可笑的东西,这些常飞到他们衣服里,头发里,甚至掉饭碗里的小东西,从结婚生子到生老病死,都能让他们找到某种快乐,尽管肮脏,并带着许多致命的病菌
燕子小我一岁,我们两人从小一块长大,由于个子一般高,声音几乎差不多,再加上容貌的相象,所以走在人群里百分之九十都会误认为是双胞胎
而我们也乐此不惫,常常恶作剧地上演着顶替对方的游戏,这个游戏一直延续到了我们懂得了脸红才结束
《狼》,一曲狼的悲号,狼的挽歌
有震撼力的节奏,忧伤的萨克斯风,沉郁的号声,沧桑的风笛,风雨如磐般向你袭卷而来
你看到了,矫健的狼群在草野上自在地奔驰,仓皇的狼群在口下一个个悲壮地倒下,疲惫的独狼在宁静的月夜哀号着舔舐流血的伤口
恩,看着
到太阳下山,月亮进了我们绿箩的窗子,在梦里我们也还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