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水年华,染指涵芳
回眸间,诗梦穿越千年的长廊暗香浮动,在一朵花的时光里行走,在一卷画卷里浏览观光,如诗岁月,借素卷吟唱
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共品阑珊,携清风细雨,挽霞拥梦
只要心中充满希望,就会有美好的明天,拥抱美好的春天,让世界充满爱!
我犹存的抽泣与凄怆,十足泼洒、濡湿你的温床
你的嘴边早已把我的情熔化,你的亲吻中含着无助与恻隐
在洒满薄薄的秋阳下,温一壶杏花酒
探求那一段诗酒时间的清闲
看红安小镇在赋闲的时间中充溢,在清闲的日子中踱步
似乎芳华历来未曾摆脱
沉醉在那些陈腐老古董,和念旧的情绪中,任何世俗的力气无从将我惊扰
由于小镇趁我单薄而入,矇眬而破,仍旧寂静埋进我回顾,情思深种,随之,生根抽芽
一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他特殊爱好她们
有一天,这个国王带着一个重臣出去狩猎,他感触特殊劳累,便躺在树下睡着了
一省悟来,第一件事即是找王冠
它既没戴在头上,也没掉在地上,更没放在盛在朝味的袋子里
他跑到什么场合去了呢?国王连忙喊重臣:“谁把我的王冠拿走啦?”
/> 我们的家乡的电是1991年才接通的,在此之前照明一直用的是煤油灯
煤油灯陪伴了我十几个年头,它每天伴随着我生活,伴随着我上学,照亮了我的生命历程,我永远难以忘记那盏小小的简易的煤油灯! 那时候,家里很穷
父亲每天黑天半夜去生产队开会总是提着一盏马灯,那个马灯是生产队配发的,马灯陪伴了父亲大半辈子,一直到村里拉上了照明电才“下岗”,现在,那盏马灯还被父亲挂在大哥楼房里的卧室里,父亲偶尔还拿下来擦擦灰尘
我们当时住在窑洞里,窑洞冬暖夏凉,住在里面很舒服,就是晚上很黑
我们的窑洞那时候一般在过年的时候用报纸糊上了墙,所以看上去很白
晚上,夜幕降临,窑洞里就很黑,于是父亲就在黑得看不见五指的时候才点上煤油灯,然后把油灯的焾子拨的细细的
点上油灯后,整个窑洞里顿时亮堂多了,昏黄的油灯光亮一闪一闪的
母亲坐在土炕边上纳鞋底,父亲在地上褪玉米棒,姐姐和我趴在热呼呼的炕上做作业,父亲抽旱烟的味道和土炕里柴火、羊粪燃烧后散发出来的味道一起弥漫在窑洞里,这种味道很香,很熟悉
煤油灯是父亲用一个小瓶子做成的,瓶子盖一般是铝皮或者薄铁皮的,在上面钻一个洞,再用薄铁皮卷上一个筒状的杆,把棉线攢进杆子,在上面的一头留出来一点棉线头就是灯芯,然后在瓶子里注满煤油,等灯芯被煤油浸透时,就可以点着照明了
在那个时候的冬季,每天早上,我用冻得通红的小手端着煤油灯上学,在学校的窑洞里用;晚上放学又要端回来,在家里做作业用
那时候的煤油没有大量供应,很紧缺,是凭着煤油折子(凭量供应的供销社的薄子)供应的,每次才能供应2斤
那时候我一直是用一个白酒瓶子去打油的
记得有一次,我晚上爬在炕上写作业,瞌睡了丢盹,一不小心打翻了煤油灯,煤油全部倒在了作业本上和炕上,父亲狠狠地揍了我一顿,因为煤油是很金贵的,我们没钱买!第二天老师也揪着我的耳朵在地上转了三圈! 我们家当时在一个孤零零的山湾里,那儿再也没有其它人家,所以我晚上上完自习课回家时总是很害怕
漆黑的夜晚,我骑着自行车回家,有一段路边是一片坟地,路两边是谷子地和高粱、玉米地,风吹动叶子沙沙地响,我毛骨悚然
害怕极了,就小声地哼着歌曲
当走到可以看到我们家的那个山峁上时,我感到不太害怕了,因为我看见了昏黄的有着一星点亮光的家
我知道,那是父母亲知道我回家时路上害怕,在院子里挂着的一盏煤油马灯和窑洞里的煤油灯发出的光亮!它照亮了我的恐惧的心,照亮了我回家的路!给了我信心,给我带来了温暖! 那时候,煤油灯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贫穷,什么是节俭和朴素! 就这样,煤油灯一直陪伴着我读完了小学,在初中也用了好几年
后来,当我当兵第二年回家探亲时,却发现村里正在弄电杆、拉电线,正在拉照明电,我们家纯粹地淘汰了煤油灯,煤油灯也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到现在,我还是怀念有煤油灯的岁月,怀念着陪伴了我十几年的小小的煤油灯!它虽然小,虽然很落后,但是照亮了我的学生时代,同时也照亮了我的生命历程,我永远难以忘记它——那盏照亮我生命历程的煤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