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江是座手工小城,街道小店里卖的多是手工制作的物品,如木雕画、木刻画,如土布及其制作的帽子服装,如皮靴、皮包,还有手绘的地图……穿行在这小小的城池,总能看见店主低头或刻或雕或绘,而这些店主却不全是丽江本土的居民,他们来自世界各地
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孩子们盛大的节日
在自己的小院里吃罢晚饭,天还尚早
母亲也不忙着收拾碗筷,难得有这雨后片刻的清凉,一家人说说话倒也很好
父亲会在此时和母亲商量一天的安排
开始的时候,我是说过的
我像一个屠夫一样,痴迷的愿意探究一些深处的东西,像解剖自己一样解剖别人,然后满足与自己的解剖,也许是求得一种人生的丰富或者经历
对于痴情,我想了很多、很多,想了理性,想了病态,想了灵魂的和平,想了认命等等
我最后还想引申到“有情而无累”的境界,但痴情让人写起来很累
我知道,对于一些事情,理性的分析有的是虚伪的,真的
因为我知道,我说的这些故事,他们虽然来自虚拟的空间,但我相信,真实往往存在于虚拟中
一些人,也许是一些病了的孩子,拒绝长大,但他们是真实的
弟弟大概三岁多,我上三班级,对故事书特殊的沉醉
很领会的牢记那是冬天,那天黄昏下学我担心着好不简单借来的一本小人儿书《水浒》,便点了火油灯,筹备好场面
弟弟却要我带他出去玩,不停争辩,我不厌其烦
谈到这件事情的初衷,可以返回到2001年
那时张凤琴刚刚跨进30岁门槛
自打1996年结婚后,她就一直在家里相夫教子
这几年里,她的家里盖了一幢二层小楼,经济状况并不理想
好在有了自己的房子,她的心是踏实多了
丈夫从事建筑行业,包点小工程,日子过得辛辛苦苦
结婚前,她曾经多年从事财务工作
在养育儿子的这几年里,她就把外面的事务完全放弃了
直到孩子已经四岁了,该上幼儿园了,她才开始惊醒,因为给孩子联系上学的事情,发现了一个机遇摆在她的面前
她的心在蠢蠢欲动了
她说,这一年,家里经济状况仍旧不好
去幼儿园里打问时,发现附近幼儿园的收费都有点过高了
几乎都在300-400元之间
她倒不是觉得这项费用对自己完全成了重负,只是又打问观察了一下,就知道多数人都其实希望这项收费再低点为宜
她还是硬着头皮把孩子送去了,不久后又发现孩子并不能完全适应
或许是管理上的问题
她心里惦记着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
恰好附近有一所幼儿园因为生源不足而房租又过高准备放弃了,她觉得对自己来说这可能是个机会
双方接洽后很快就谈妥了
她干脆狠狠心凑了些钱把这个幼儿园接手了过来,用的是这家幼儿园的牌子:华龙双语
房子的问题好解决,她把自己家楼上楼下拾掇了一番,准备了几间教室,又把这家幼儿园原有的一些设施买了下来,办理了所有应该办理的手续:办学、收费、卫生许可证等等,还请了一位非常专业的幼教专家为她压阵,她的事业就慢慢地开张了
这是2001年8月份的事情,8月5日学校搬过来后只有7、8个学生,到9月1日正式开学时就增加到了30多个
因为感同身受,她的幼儿园办起来后,在收费和管理上都动了脑筋,收费保持低价位,但在管理上下工夫,让所有把孩子送过来的家长都放心,“我要办的是一所平民幼儿园”,她的理想,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概括,但在有意无意间,她说出了办学的部分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