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不多说,诚心来玩的,支持一切验证安全信誉随你考验
加不上微信就加QQ675434346如果添加频繁就换一个
一、白昼里的精神生活 我在白昼里经常想做的事是喝茶、有一本喜欢的书静静地读着、思考、在作者的喜与悲里感动着,然后在一个人的房间里,坐在电脑前,静静地敲打着键盘,把我的感动变成平静的文字
我的房间在四楼,楼下有一个液化气站,天天有人来换液化气罐,咣当咣当的声音不间断地响起来,于是,我经常被这种噪音打断了思路
于是我站起身来,走到阳台,做个深呼吸,在灿烂的阳光下眺望远处的山、田野和郁郁葱葱的树,有人在山坡上走着,细小,模糊不清,像是在梯田里干活,他们(她们)穿着白色的衣裳,和斜飞过的白鹭几乎难以分辨清楚
于是,我的思路被中断了,我的感动消失了
阳光在我的身上爬来爬去,像一些细微的尘螨,空气中飘浮着可疑的悬浮物,在气相的空气胶体里做着物理学意义上的布朗运动,它们无规则地接近我的身体,粉尘、细菌、病毒、水痘杆状病原体,也有细微的水蒸汽、花粉
它们全部进入了我的呼吸系统,被粘液、粘膜所吸附,然后进行身体内部,被巨噬细胞和免疫系统所攻击消灭
幸好,下山的时候,亚伯拉罕的手仍然搭在以撒的肩膀上,上帝坚定了子民对自己的信仰,让亚伯拉罕用公羊代替了肉祭,父亲用自己的绝望对抗着上帝的强力,从而救回了自己的儿子,但儿子却永远失去了自己的父亲,这就如同当年一旦摆脱了断奶的恐惧,儿子就从此失去了母亲的乳头一样!但这是一种幸运,至少他比他的父亲要幸运,在年幼的时候他就先前一步体验了这种面对瞎马的绝望,想必他不会像他的父亲那样对一匹瞎马毫无保留地投入全部的信仰
功夫过得太急遽,一转瞬,和你一别,已是有年,途经了很多的人,不期而遇了许多的事,但我仍旧隐蔽了一切的人,把你放在意间,安静地爱,寂静地爱
更多的人,面对痛苦,则总是表现的束手无策,但却心有不甘
这样的人是最平常的人,他们屈从于生活,沿着世俗礼教的规范,淡然生活,偶有野心,也不会过分伤害他人
这样的人,称痛苦为命运,虽然心有不甘,但却会认命,在无休止的抱怨、懊恼与悔恨中日复一日,简单生活
也许有人会说,人生即是如此,会有谁活的更好?其实,偏偏就有人活的很快乐,他们也许智商不够高,也许行为不够另类,但却真实的快乐着
他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
如果,把感恩二字独立出来,只是很平常的一个词,每一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其意义,也是相近的
无非于感谢,感激
但是否每个人,都懂得怎样去感恩?
卡夫卡在给他的女友菲莉斯的信中说:“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
卡夫卡是一个对于寂寞有着超常忍受能力的人,因为他甚至不满足于仅仅“像一个隐居者”,他希望自己像“一个死人”,他说:“写作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
正如人们不会也不可能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人们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
”熟悉卡夫卡的人们都知道,正是因此,卡夫卡想象中的美好生活,就是做一个“地窖”中的“活的死人”
他说:“对于我来说,最好的生活方式也许是一个人呆在宽大而又幽闭的地下室里靠尽头的一间小室,只身伴着孤灯和写作用的纸笔
”(卡夫卡《致裴丽斯》,《西文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第29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卡夫卡用“最好”两个字来表达他自己对寂寞的态度,是因为像他这样的作家,早已把对寂寞的忍受变成了对寂寞的享受
是的,在好多人那里,寂寞早已不是什么需要“忍受”的东西而是一种值得去“享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