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渐渐腐蚀了结果一丝光彩,宽大宁静袭来,吞噬了女民心
半人情缘刹时尔虞我诈
没有杞人忧天,泪水已干
屋内宽大宁静,惟有钟摆一直发着洪荒之力,全力滴答,慵懒的猫咪在随便安眠,随便梦话
这条街道,我每天都能经过
/> 清明节是上坟的日子,尤其是在乡下,这天就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离清明节还有半个多月的时候,母亲就开始念叨着去给外公上坟,还一个劲儿的说今年可别再忘了带根棍子,要不然烧纸的时候总烧不透,那样烧给外公的钱就不能全到外公的手里
母亲提前就准备好了买给外公的烧纸,还买了三个存折,说是外公的钱要是花不了,可以存到银行里,什么时候用钱了,什么时候再去取,省得外公老犯傻,把自己的钱分给别人花
外公去世已经有十五年,我对他生前的印象很模糊,只记得外公喜欢和人拉呱,而且一拉就是半天,外婆让他去干什么事儿,只要是他一拉上呱,他就把外婆的吩咐全都扔在了脑后,为此,外公没少挨外婆的数落,她还给外公取了一个外号,叫做“卖老鼠药的”,因为只有卖老鼠药的小贩才会像他那样说个不停,哟喝个不停
外公一生懦弱,自己从来都没个准主意,家里的一切都由外婆当家,他在家里就那样默默无闻的走过了他的一生,他只活到六十九岁,当他的子女都有能力来孝敬他的时候,他就如自己在这个家的地位一样,无声无息的去世了
外公的去世在家里没有引起太大的波动,也许是因为好强能干的外婆在子女们心中的形象太过于充实了,所以外公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外公去世以后,外婆便离开了自己的家,轮流到女儿家住着,三个舅舅都指望不上,他们一个比一个不孝,一个比一个日子过得穷,这也许是由于外婆在他们小的时候过于重男轻女溺爱他们的缘故吧
由于外婆不在家,母亲和四个姨妈便很少再回娘家,只是适逢外公的忌日或是逢年过节去给外公上上坟,烧点纸,再就是每年的清明节也给他去上一次坟,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人去给他上坟了
每年的清明节,母亲都是和几个姨妈一起去给外公上坟,今年也不例外,早早的就都约好了一起回娘家
可适逢不巧,六十多岁的大姨妈心脏病犯了,只能在家安心的静养;二姨妈的儿媳妇要考研究生,她不得不在家里替媳妇照顾不到一周岁的小孙子;四姨妈的女儿正好赶上结婚,四姨妈忙前忙后的替表妹张罗婚事;外婆住在小姨家里,需要小姨的照顾,正好又赶上小姨得了重感冒
四个姨妈都不能去给外公上坟了,只能指望母亲一个人去上坟了
五十五岁的母亲,本来身体很硬朗,里里外外的闲不着,在离清明节两三天的时间里,母亲就准备好了上坟用的祭品和烧纸,她还真得没忘记从屋后的树林里砍一根杨树叉以备烧纸的时候用
可清明节的头天晚上,母亲突然浑身冒冷汗,发起了高烧,接下来的事情便是输液、打针、吃药,可就是不见好转,给外公上坟的事儿也只能就此泡汤
母亲自己不能去给外公上坟,她便吩咐我和弟弟去上坟,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俩都很不情愿的想去,说实话,打从内心里,我们更亲近祖父和祖母,虽然他们去世的时间比外公还要长上几年,但从我们的内心深处永远也忘记不了他们,逢年过节,不用父母吩咐,我们姐弟几个都争着去给祖父祖母上坟,我们忘不了祖父背着我们去赶集,忘不了祖母用小推车推着我们玩,更忘不了祖父因为我们累的驼了背,祖母因为长时间抱我们而胳膊疼得直不起来
祖父和祖母有什么好东西自己从来都舍不得吃一口,总是小心的放在柜子里留给我们吃,我们姐弟几个都是祖父和祖母带大的
相反的,一年难得去外公家几次,再加上外公外婆更疼爱他们自己的孙子、孙女,我们就算是去了,也看不出外公外婆有多少欣喜的情绪,就更别提抱着我们去玩,给我们好吃的东西吃了
母亲见我和弟弟执意不愿去给外公上坟,也只好作罢,说是等自己身体好了再去,只是清明节别人的儿女都去上坟,独有外公的儿女没有一个去给他上坟,外公在九泉之下,只好羡慕别人了,或许还会几许心酸的感觉吧
母亲的脸烧得红红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手腕上的点滴一滴一滴的输入到她的体内,突然,母亲的眼角淌出两行泪水,她赶紧用袖子擦了下去,然后使劲的揉着眼睛说:眼睛里面可能进了沙子,怎么这样磨得慌
姐姐翻过开母亲的眼皮,仔细的瞅了瞅,也没发现什么,最后姐姐又不放心的吹了几下才放下母亲的眼皮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袭上我的心头,我心里一颤,再看一眼母亲,她眼里的泪又淌了出来
“娘,我去给外公上坟,你打完这瓶点滴我就去!” 母亲笑了,脸上的泪让发烫的脸很快的给烘干成了两条弯曲的泪痕
十数年前,在杭州读书时,经常去的一处地方便是西湖边的曲院风荷
紧靠着岳王坟码头,有巨树森森,环湖翠碧,连风也似水一样清凉,浇泼在身上,如水绸拂过身体
从植物园过去,过环湖西路,便入得曲院中
曲院原为南宋王朝的御女车酿酒作坊,曲院中多湖边曲折处,围而成塘,后西湖里广植芙蕖,荷香胜过酒香,外边的人不知就里,只知道此地原来是赏荷所在,必为官家私藏的莲中异品集汇之所
曲院风荷,见名而思意,荷若静伫无声,如美人之蹙眉不语
莲动则有千般风韵,万种妙音
曲院正处在西湖的西北端,为风起必经之处
盛夏之时,雷动风起,雨即时便至
亭台水榭,小桥曲折,塘中万千荷叶,层层叠叠,荷芰亭亭净植,袅娜如芭蕾舞女,轻风过处,密密层层的荷叶翩翩起舞,裙裾飘动,万千姿态,非是笔墨所能及
/> 那一天坐2路车从南大桥经过,忽然看到藉河里彩旗飘扬,正不知何故,却见车里的人们都把头扭过去,目光纷纷投向了昔日种满蔬菜的河道
有人不无兴奋地说:这是藉河风情线工程开工了! 听到这句话,我的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了所谓“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相信,随着这项天水人盼望已久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之启动,所有的天水人眼前都会如此一亮——不只眼前一亮,心头也会一热,因为这哔竟是造福乡梓的一项民心工程
天水是中国西部最适合于人居的城市
如何发挥天水这一得天独“润”的地理、气候之自然优势,我一直赞同“以人为本”地在“最适合于人居”几个字上做文章
这些年,天水大力发展旅游业,座落在天水城外的风景名胜容姿日益娇妍,连通这些景点的道路也接连峻工,可以说,天水人居的“外环境”已经得到了改善
在天水市区,人们坚决地保留了那些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以及巍巍古树,同时人们巧妙地维修并扩建了好多美化人居环境、方便生活购物的场所,如步行街、伏羲广场、七里墩广场等,天水的“内环境”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观
就在天水的人居环境内外双丽的同时,天水人终于看到了早已破旧不堪、污水横流、荒草萋萋的藉河
藉河,天水的母亲河,现在人们终于能够腾出手来还给她一份整洁与美丽了
就在那一天,为了亲眼看到工程的现场,为了见证天水历史上这一件功被千秋的壮举,我特意从南大桥沿河堤一路步行回到了天水师范学院
我注意到河边上有好多老人在驻足观望并有所议论,情绪显然和我一样激动
这些老人,他们在人生的坎坷路上已经行走了一辈子,应该走一走平坦的路了
但是多年以来,他们提着自己的鸟笼早晚散步的时候,目光多少还是有些茫然
事实上除了那个小小的樱花园,藉河两岸,有树可以挂鸟,有草坪绿地可供孩子们玩耍的地方并不多
南郭寺固然已经出落得风景宜人,但是哔竟离城远了些
哔竟驱车远足对于大部分的市民们来说不太现实
所以,人们早就希望能够对藉河两岸进行整治,至少能够清除河道的污水和垃圾,加宽河堤并广种花草树木,现在看来,人们的这一愿意很快就能够实现了
河堤上,说说笑笑地走着好多放学回家的小学生
这让我想到了藉河的春天
天水的孩子们喜欢放风筝,但是,除了并不开阔的中心广场,能够放风筝的地方几乎没有
每年春天,孩子们只好来到藉河的河道里
他们眼望着高远辽阔的天空,放飞着自己高远辽阔的童心,可是他们不得不脚踩着垃圾、乱石和荒草,他们的父母也不得不悬其念而操其心
但是,这一切即将成为过去了,当我看着眼前正在施工的大小机械,我不禁为将来藉河的春天充满了轻悠的遐想:到那时,孩子们再也不用在坑坑洼洼的河道里看了天上顾不到地上地乱跑了,孩子们也不必放一回风筝就滚了一身的尘土,孩子们也将不再担心一脚不慎踩入了污泥浊水
将来的藉河两岸,将是宽阔的、笔直的、平坦的、清洁的,将成为儿童们的乐园
不知不觉地,我走近了天水师范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做为陇东南地区的一所最高学府,背靠秀美的南山而面朝涓涓的藉河,本来应该是一个仰得南山之秀气,俯得藉河之灵蕴的好去处
然而在这些年里,学子们从书本中抬起头来,固然一眼就可以望到巍巍且葱郁的南山,伸臂之际,他们的胸怀固然可以逐南山而趋高远,可是,当他们步出校门来到藉河边的时候,他们的心潮却并不能逐清波而有起伏
他们会觉得自己的眼前满目疮痍
这所秀丽的学府面临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风景”呢? 首先,天水市的滨河南路到了这里戛然而止
其实再往前不到一公里就可以与天水郡接通了,然而这短短的一公里却一直是滨河南路的一段盲肠,也成了天水师范学院身边的一处尴尬——如果你从学院的文科楼上望出去,你会看到沿河堤那一排收购旧家俱的人临时搭建的“贫民窟”
当然,让一个高等学府天天面对着“贫民窟”,让那些书生意气的人们天天能够看到这个世界上还大量存在着的贫穷与苦难,让他们关注现实而目有下尘,至少也有着某种“教育意义”
不过我要说的却是:这样一种近于荒诞的构成,恰恰象征了这所学院的处境与遭遇——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哔竟是有待改善的
哪一个城市愿意自己的“书房”跟前,竟是一堆垃圾呢? 河边上是如此,那么河道之内呢? 越过不到两米宽的狭窄河堤,河堤之下,竟是随处可见的臭水沟和臭水滩,之外就是萋萋荒草,就是乱石堆,就是垃圾场
虽然有人也在里面开了地种了贱卑的菜蔬,虽然学生们隐约在这里晃来晃去地“走读”,虽然年迈的教师有时也来这里沉思默想,虽然老师们因为时常要去河对面的菜市场买菜而在河道里日复一日地堆出了一条石头的“断桥”,但这个与学院紧紧相邻的河滩,哔竟太有些萧瑟与荒凉
早晨步入其中,只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晚间倘若路过,便觉寒气扑面阴风嗖嗖,幸亏师生们多少具备一点欣赏遥远《诗经》或隐秘《聊斋》的审美趣味,幸亏他们读过艾略特的《荒原》,幸亏他们知道一个人间有一个词:荒凉!否则他们将——多少有些失望
于是,我真希望这项工程能够早日建成,能够早日改变天水师范学院的“外环境”
当年我在兰州求学的时候,常常到黄河边上去读书,那地方当年也是乱石加荒草外加垃圾和臭气,可是当我前年再去的时候,我算是领略了什么叫做“旧貌换新颜”
兰州的黄河风情线,笔墨酣畅地纵贯东西,主题鲜明地成为兰州人开放的公园:鹅卵石铺成的草间小径、被种成各种块状的三叶草、水流淙淙的人造小溪、随处可见的石椅石桌……走在黄河边上,我觉得整个的兰州城一下子有了精神与风采
它就像是兰州城美丽的花边,可以说是“总结”了这个城市的大好风光
我一直不太喜欢兰州,就是因为兰州的脏和乱,但是我却喜欢上了黄河风情线,它像一句话:一句兰州得意洋洋的话,它的意思就是:“我们兰州,正在步入美丽!” 我想说的是我们天水也正在步入美丽——步入更为美丽的未来——当河边上施工的旗子迎风一亮,当河道内隆隆的机器声确确实实地一响,天水的老百姓无不眼前一亮心头一热:有一个多年的梦想,很快就要变为现实了! 让我们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