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深了,渭北高原上的孤独小村悄悄更换了一种旷远、静谧的背景
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小村,青瓦屋脊高于大地上的霜色,整齐的柴垛高于屋脊,比柴垛高的,是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沧桑大树,繁密的枝条像是哪家的女人从地里回来时被风吹乱的头发,无法整理
那么,比树高的是什么呢?是炊烟,炊烟是农人放牧在蓝天的羊群的走向
农人一年的活计到秋天基本该划上句号了,他们就只希望炊烟一个劲地往上长,炊烟歪歪斜斜、毫无顾忌地游走在瓦蓝瓦蓝的天上,他们的心才会感到踏实和温暖
《花凋》中的川嫦,算是张爱玲笔下最大公无私的一个
纵然这么一个没几何烽火气的密斯,活到结果,让人唏嘘不已的,仍是她对这个烽火寰球的流连
奶奶说话的速度很慢,在她的语气里,能够很明显地听得见她喘息的声音
她说,元旦以前的那几天,她老是觉得头晕,风湿痛得比以往都厉害
她感觉到可能熬不过去了,就让人拨通了我的手机,给我打电话,让我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去,让她看看
是的,那天她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我正与单位里的同事们,陪着其他单位的人吃午饭
刚坐下去吃了几口,手机里传来奶奶的声音,我赶紧站起来,走出了餐厅,来到走廊上,跟她说话
在菜地里,奶奶跟我说的还是电话里说的那些话
她告诉我说,在小时候,是她把我抱在怀里,手里摇着桉树枝,驱赶着蚊子,让我在她的怀里入睡
而我现在成了家,竟然闰年多了也不回去,她竟然还没有记清我女儿的长得是什么模样
奶奶的话,说得我的心情异常的沉重
是的,奶奶是最心疼我的,直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她还会把人家给她的食物,悄悄地留着,乘旁边没有人的时候,才悄悄地拿给我,甚至把几角几块的零用钱,攒下来,悄悄地塞给我
/> 大年三十贴门画和对联 三十那天上午,大哥开始写对子(对联)
因为大哥当时是村子里仅有的五、六个高中生里唯一毛笔字写得出色的人,所以村子里的叔伯大姨们都拿着红纸、绿纸、黄纸来求大哥写对子(三年以内家族里死了人不能贴红对子,只能贴绿纸或黄纸写的对子)
大哥给我们写完了对子,又忙着为乡亲们写
看着大哥熟练地裁纸、折纸,然后用一枝毛笔蘸上墨汁,专注地在大红纸上书写出一个个神奇的黑色大字时,我迷住了,顿时觉得大哥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人
到了下午四点多,母亲给我和好了糨子(用开水和面粉做成的浆糊),我端着糨子,大哥拿着七、八副对子,开始张贴
我们当时住的是窑洞,最当中的那口窑是做饭住人的,叫“家”,住着父亲和母亲;我和哥哥姐姐住的那口窑叫“偏窑,”另外那两口叫“窑”,是来了客人和亲戚住的
还有一口窑是放粮食的,一口是放杂物的,另一口是养牛驴牲畜的;还有一口闲置着,是准备给大哥将来结婚用的
共八口窑洞
所以贴对联时得按照不同种类去贴,不能贴错了
记得我们村子里有一户人家还为贴对联闹出了一出笑话:当时大哥给他们的家里的土炕上方写了“贵体安康”对子,给他们的拴牛羊的木桩上写了“六畜兴旺”对子
由于那人不识字,看着都是小对子,
她说,有一天,当我看到你拉煤时,我就领会,你是一个让我一辈子刻苦都犯得着的好男子,由于你能为爱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