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亲友圈主可免押进亲友圈验亲友圈,满意再补
虽然我手无缚鸡之力,抬起锄头就感觉腰酸背痛
想起以前干活时手上的血泡就后怕,但妻子的打击却让我不得不操起锄把来
她说我,亏你还是农民的儿子,连挖点地都怕累着自己,身子就这么金贵,你不挖,我去挖,但怎么敢劳驾妻子呢,因为当时她有孕在身,既然如此还是必须我出马,那些石头瓦块妻子怎么对付得了
那么我只好挖
“当”的一声,锄头碰在了石头上,隐隐见火星从土间飞溅出来,虎口发麻之余,看看地下,锄头下面一块大石头巍然不动,从各个方位把土刨去,使出吃奶的力气,总算拔出来了,但自己却一屁股仰翻在地上,接下来挖一会就见大大小小的石头不断地像从地下滚出的土豆,弯下腰来从土里盘捡,一不小心藏在石头下的玻璃划破了手指,殷殷的血流进土里,瞬间就被土地吞没了
那刻才明白这土地不但善于吸食汗水,而且善于吞食血液,看来血汗,血汗真的是紧密相连,但就不知血液催生的花朵会不会更艳丽些
于是我在期待春天在我用汗水和血的开垦的土地上能多停留几天
你我在人生的路径重逢,是前生今世修得的一份因缘,固然功夫短促,但也是情深终身
固然无缘联袂同事终身,也不知下世能否还能相会,但潜心倾听窗外萧瑟的风声就领会,尘世没有饱经风霜的情绪,更没有流利无阻的阳关大道
我只能将你的浅笑长久地保持在我回顾的深处,记取你的好,是我奔走的惦记独一停靠的港湾
当梦被窗外的风声苏醒,我模模糊糊的回忆里,犹如在梦里喊出了你的名字
“铃铃铃”,我的电话响了,是我的同学
天水匹夫”(《蜀书注·郭冲四事》)、“粗知学术”(《资治通鉴》)、“粗识文武”(陈寿语),曹魏政权对他不信任,诸葛亮却将其德才放在当时有名望的刘巴与马良之上,可以说,除了其有目可睹的军事才能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从姜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和姜维一样,诸葛亮幼年失怙,史书对其母何去何从语焉不详,而从诸葛亮招降姜维前得知姜维之母在冀县并命诈取之可以看出,诸葛亮深知“孝”在血性男儿心目中的地位
姜维事母至孝,反衬出诸葛亮在事母之事上的阙如及偿罪心理
同时,史书载,姜维生活起止“清素节约”,这与诸葛亮“内无余帛,外无赢财”的风格如出一辙
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修身哲学,姜维更是深刻领悟到并身体力行了
所以,高处不胜寒的诸葛孔明在天水郡城下招降姜维并“慌忙”下马而迎,执维之手,是因为他在姜维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赏识姜维即是诸葛亮的深层心理自恋
明朝散文大家李贽批点姜维是“又一孔明”,足见其眼光精锐,透人腑肺
姜维从“天水匹夫”成长为蜀汉后期重臣,是诸葛亮一步步提携的
姜维在归降诸葛亮之前,仅是一个中郎,属下级军官,投奔诸葛亮后,因“敏于军事,深解兵义”,加授他奉义将军,封为当阳亭侯,后又升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诸葛亮识才、爱才、信才、用才的能力,使姜维与之密如师徒,亲如父子
元代《三国志白话》明点出:“维拜武侯为父
”诸葛亮对姜维的知遇之恩
使后者把自己的后半生义无反顾地交付于前者收复中原的夙愿
如果说诸葛亮是创业者,那么姜维就是守成者
作为生长在曹魏统治较为稳定的北方的姜维,刘汉政权的正统观念十分淡漠,且蜀汉对他没有特殊的恩典,与他缺乏休戚与共的共同命脉,所以,姜维的后半生,其精神本质是“士”——那就是,他的一切行动烙着诸葛精神的宿命,他效忠蜀汉,并非为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政权,而是报效诸葛先生的知遇之托
正因为姜维履行的是一种春秋侠士般的使命,他才没有拥兵自重,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在“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条件下,勉力九伐中原,即便如此,他还是得不到阿斗的信任,于是委曲求全,屯田避祸,直至护国至死
姜维常常让我想起战国死士豫让,他们的精神一脉相通
豫让曾事范、中行氏,无所知名;后事智伯,智伯甚尊之
智伯被政敌赵襄子杀害后,漆其头以为饮器
豫让吞炭漆身欲为智伯报仇,两次行刺赵襄子,都没有成功
赵襄子问他,智伯灭了你的旧主范、中行氏,你不为之报仇,“反委质臣于智伯”,现在智伯死了,“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
8、国王,可以说是一架报时巨钟的主发条,它无情地规定了作息时间
从生到死的一举一动,从清晨起身到暮夜上床,甚至爱情嬉戏的瞬间片刻,不属于他自己
茨威格